左右野馬分鬃的動作要領

左右野馬分鬃的動作要領

左右野馬分鬃的動作要領如下:
左右野馬分鬃(1)上體微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同時右臂上提收至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經體前向右下劃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兩手心相對成抱球狀,左腳隨即收到右腳內側,腳尖點地,眼看右手。

(2)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右腳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時上體繼續(xù)左轉,左右手隨轉體慢慢分別向左上、右下分開,左手高與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視左手。

(3)上體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腳尖翹起,微向外撇(大約45度一60度),腳掌慢慢踏實,左腿慢慢前弓,身體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同時左手翻轉向下,左手臂內旋收至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劃弧至左手下,兩手心相對成抱球狀,右腳隨即收到左腳內側,腳尖點地,目視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邁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時上體右轉,左、右手隨轉體分別慢慢向左下、右上分開,右手高與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視右手。

野馬分鬃有幾個動作

野馬分鬃有幾個動作:
**、 左右野馬分鬃可分為三次動作,先左后右再左,在做動作的時候一定要慢,這也是太極拳的整體節(jié)奏所致。
第二、 左野馬分鬃 屈膝并雙手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相對;抬左腳,向左邊跨出一步;在左腳快落地同時,左手開始向左上方運,右手開始自然下墜;左腳完全落地時,左手掌心向右,與左肩同高,右手下墜至腰部,掌心朝下。

第三、 右野馬分鬃 提右腳上前與左腳并攏,右腳腳尖點地,同時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對;抬右腳,向右前方跨出一步;在右腳快落地同時,右手開始向右上方運,左手開始自然下墜;右腳完全落地時,右手掌心向左,與右肩同高,左手下墜至腰部,掌心朝下。

第四、 左野馬分鬃 提左腳上前與右腳并攏,左腳腳尖點地,同時抱球,右手在上,左手百科在下,掌心相對;抬左腳,向左邊跨出一步;在左腳快落地同時,左手開始向左上方運,右手開始自然下墜;左腳完全落地時,左手掌心向右,與左肩同高,右手下墜至腰部,掌心朝下。

左右野馬分鬃弓步時兩腳橫向距離

左右野馬分鬃弓步時兩腳橫向距離應保持30厘 米左右,約為三個平拳距離。
1949年后,被**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比賽用途。

**改革開放后,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野馬分鬃”與“攬雀尾”的區(qū)別
一、橫向距離不同
野馬分鬃:野馬分鬃與攬雀尾都是順弓步,野馬分鬃是橫向分靠,兩腳橫向距離約為30厘米。
攬雀尾:攬雀尾是向前掤,橫向距離確是10厘米。
二、拳勢打法不同
野馬分鬃:野馬分鬃是身體左轉,分手時左手手心斜向上,前臂向左斜上方“靠”出。此時左肩要松沉,肘部要微屈,手臂停于身體中線,手指與眼同高。

攬雀尾:攬雀尾是左臂半屈掤于體前,腕關節(jié)與胸相對,高與肩平,掌心向內,右手下按于胯旁。
三、拳勢打法不同
野馬分鬃:野馬分鬃是右手下采對方手臂,左手插入對方腋下,前臂向左斜上方分靠,力點在前臂外側。
攬雀尾:攬雀尾是上體微左轉,左手前臂向前掤出,手心向內,力點在前臂外側,力向向前,右手向下采。

因此這兩勢的力點,力向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