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
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jù)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庇稹w乃止。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于琦。 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
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
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guī)出計。會黃祖*,得出 ,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并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
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睍r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jù)有江東 ,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
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 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
三國志·諸葛亮傳文言文翻譯
三國志·諸葛亮傳文言文翻譯如下:
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瑯王牙郡陽都縣人,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后人。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王圭,字君貢,漢朝末年為太山郡郡丞。
諸葛亮少年喪父,叔父諸葛玄受袁術委任為豫章郡太守,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及亮弟諸葛均前往任職。
正逢東漢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諸葛玄。
諸葛玄一向與荊州牧劉表交情甚深,故此前往投奔劉表。諸葛玄**后,諸葛亮寄住隆中耕種田地為業(yè),喜誦古代憂傷亂世的歌謠《梁父吟》。
諸葛亮身高八尺,常自喻為管仲、樂毅,當時常人都不以為然。
惟有博陵人崔州平、潁川人徐庶與諸葛亮交情篤厚,說他確實具有管、樂的才能。其時劉備正駐軍新野縣。徐庶謁見劉備,劉備對他十分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人,是‘臥龍’啊!將軍想不想見見他?”
劉備說:“你陪他一道來吧!”徐庶說:“此人只能拜訪他,不可隨便召他來。
將軍您應該屈尊去看望他才好。”于是劉備親自前往拜訪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見。劉備屏退隨從,對諸葛亮說:“漢室朝綱傾頹,奸臣竊取國權,皇上風塵避亂。
鄙人自不量力量德,企圖為天下伸張正義,苦于自己智術淺短,因而屢遭挫折,以致今日這種地步。但我初衷不改、志向未泯,您說我該如何做才好?”
諸葛亮回答說:“自董卓竊權以來,天下豪杰紛起,割州據(jù)郡之人比比皆是。曹操相較袁紹,名望低而兵勢弱,但曹操卻能打敗袁紹,轉弱為強,這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還得力于人的謀略。
現(xiàn)在曹操已擁兵百萬,挾持天子借其名義而號令諸侯,對他決不能直接與之爭強斗勝。
孫權占據(jù)江東,經營達三代之久,地勢險要,民心歸附,賢能之士都愿為之效力,對他只能聯(lián)絡用作外援,不可打主意吞并。荊州地方,北有漢、沔二水用作險據(jù),南可直收南海物產以資利用,東向相連吳郡、會稽,西進可入巴、蜀之地,這是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
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及注釋
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及注釋如下:
原文:
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
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
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迎先主,使擊張魯。
亮與關羽鎮(zhèn)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云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先主外出,亮常鎮(zhèn)守成都,足食足兵。
二十六年,群下勸先主稱尊號,先主未許,亮說曰:“昔吳漢、耿掩等初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后數(shù)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
’
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br/>
先主于是即帝位 ,策亮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統(tǒng),兢兢業(yè)業(yè),不取康寧, 思靖**,懼未能綏。
於戲!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書事,假節(jié)。張飛卒后 ,領司隸校尉。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云、鄧芝為疑軍,據(jù)箕谷, 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魏明帝西**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zhàn)于街亭。
謖違亮節(jié)度 ,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jù),親秉旄鉞以歷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庇谑且粤翞橛覍④姡胸┫嗍?,所**如前。
注釋:
1,諸葛玄*后,諸葛亮以耕種田地為業(yè),平常喜歡誦讀《梁父吟》。全句翻譯為: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及亮弟諸葛均前往任職2,更改。
全句翻譯為:正逢東漢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諸葛玄,舊識,交情。全句翻譯為:諸葛玄一向與荊州牧劉表交情很深,認可,贊同。
《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
三國志》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
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毕戎髟唬骸吧?!”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庇稹w乃止。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
表受后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于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百科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陰規(guī)出計。
會黃祖*,得出,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并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
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jù)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