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平定了“安史之亂”﹖
是誰平定了“安史之亂”﹖
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儀任朔方節(jié)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進位中書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于閑官。 寶應元年(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zhèn)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擴展資料: 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與唐朝軍將發(fā)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吐蕃趁機長安缺乏防御之時入寇、攻入長安;唐代宗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調(diào)集軍隊。
吐蕃占長安10余天,聽說郭子儀與唐軍靠近,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員仆固懷恩反叛,引吐蕃、回紇入寇,郭子儀在騎說服回紇,唐軍騎兵聯(lián)合回紇,大破吐蕃。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渭南華州區(qū))人,唐代名將、政治家、軍事家。
安史之亂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亂”是怎樣平定的?
“安史之亂”是怎樣平定的? 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時,什么都亂糟糟的,沒個朝廷的樣子。后來,唐肅宗請來了從前自己當太子時的一個老朋友李泌為他出謀劃策;不久,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率領著5萬人馬也趕到了靈武,這才組成了一支平定叛亂的基本隊伍。
李泌為唐肅宗擬訂了一個反擊叛軍、收復失地的**:先不忙打長安,而派郭子儀、李光弼分兩路進軍河北,去攻打安祿山的老巢范陽。
使叛軍進退兩難,首尾難顧,然后再發(fā)動各路官軍圍攻,一舉消滅叛軍。 第二年春天,叛軍發(fā)生了內(nèi)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了安祿山,取代父親做了“大燕**”。安慶緒是個昏庸無能的人,連話都說不好。這本來是消滅叛軍的一個好時機,可是唐肅宗急于回長安,便不用李泌的**,而讓郭子儀領軍去打長安,結果吃了一個敗仗。
郭子儀長期鎮(zhèn)守西北邊境,威望很高,吃了敗仗之后,就從回紇(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紇音hé)借了4000精兵,然后會同唐軍主力,再次發(fā)動了攻勢,才把長安攻下來。接著郭子儀又收復了洛陽,安慶緒就逃到河北去了。叛軍大將史思明出于無奈,便投降了唐軍。
安慶緒逃到河北之后,占領了一些城市,繼續(xù)為非作歹。唐肅宗得了些勝利,信心也有了,就想一鼓作氣消滅叛軍,于是調(diào)集了九個節(jié)度使共60萬大軍來圍剿安慶緒。 郭子儀是**大將,為收復長安、洛陽又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唐肅宗為此曾親自去慰問郭子儀的部隊,并感激萬分地對郭子儀說:“這**雖然是李家的,但實在是將軍為我重造的??!”唐肅宗表面上極度稱贊郭子儀,其實對郭子儀很不信任,生怕他手握兵權對自己不利。因此,九鎮(zhèn)大軍元帥的要職,既不給郭子儀擔任,也不讓另一大將李光弼擔任,卻派了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太監(jiān)魚朝恩做監(jiān)察官,九個節(jié)度使都得聽從他的指揮。 唐軍開始攻打安慶緒所在的鄴城,這時已經(jīng)投降的史思明又舉兵反唐,從范陽趕來救援安慶緒。
60萬唐軍擺開陣勢,要與史思明的叛軍決戰(zhàn)。突然一陣狂風,刮得風沙彌漫,天昏地暗。沒有統(tǒng)一指揮的唐朝大軍,驚慌失措,稀里糊涂地就敗下陣來。 吃了敗仗,魚朝恩把責任全部推到了郭子儀身上。
唐肅宗也不管什么曲直分明,就信了魚朝恩的鬼話,立即撤了郭子儀朔方節(jié)度使的職務,并命李光弼代替他。 這時,叛軍的內(nèi)訌又起。史思明兵多勢大,根本不服安慶緒,就寫信告訴安慶緒,要與他各立門戶,成立什么兄弟之國。安慶緒知道自己管不了史思明,分開倒對自己有利,就帶著些親兵興沖沖地來到史思明大寨,準備與史思明結為盟友。
哪知史思明用的是調(diào)虎離山的詭計,把安慶緒和他的幾位大將和大臣都殺了,自立為“大燕**”。然后他整頓兵馬,向洛陽方向進攻。李光弼接替了郭子儀,領兵來到洛陽。他見史思明來勢兇猛,就把兵力轉(zhuǎn)移到了有險可據(jù)的河陽(今河南孟州),占據(jù)了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形。
李光弼領兵轉(zhuǎn)移時,下令洛陽的軍民全部撤離,并把能吃的全都帶走,不給叛軍留下一顆糧食。史思明占了洛陽,得到的不過是座一無所有的空城,要人沒人,要糧沒糧,待在城內(nèi)又怕李光弼偷襲,只好帶兵出城,在河陽南面筑好陣地,同唐軍對峙。 李光弼是與郭子儀齊名的另一位唐軍大將,很會用兵。
他知道目前的兵力尚不如叛軍,就決定與史思明斗智,以消耗叛軍的力量。 史思明為了同唐軍決戰(zhàn),從河北帶來了1000多匹戰(zhàn)馬。他叫士兵們每天在河里給馬洗澡,想在唐軍面前擺威風,以顯示他人強馬壯,兵力雄厚。
李光弼一看這情景,計上心頭,他命士兵把軍中的500匹母馬和馬駒集中起來。第二天,叛軍又來河邊放馬洗澡,唐軍就把馬駒拴在城內(nèi),把母馬都趕出城去。母馬一離開馬駒,都蕭蕭地嘶叫起來。叛軍的馬一聽到對岸馬群的叫聲,就都浮水泅過河來,等馬夫們發(fā)覺去拉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唐軍一下子就白賺了1000多匹好馬。 史思明白白丟了這么多好馬,氣得要命,就派部將連續(xù)攻打河陽,但都被李光弼用計打敗了。**,他發(fā)了狠心,把所有的兵力一起用上,派叛將周摯打河陽的北城,自己領了一部分精兵攻打南城。
叛軍在城外站了黑壓壓的一大片,一隊一隊向北城逼近。唐軍將士看了,心里不免有些著慌。 李光弼看出了大家的心情,就安慰、鼓勵道:“叛軍雖多,但并不可怕。我保證,不到中午,就能擊敗他們,你們都要有信心。
” 李光弼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叛軍陣勢,就問身邊的將領:“叛軍陣勢哪面最堅固?”將士們都說是西北角。李光弼命部將郝廷玉率領300名騎兵去抵擋。 然后又問敵陣還有哪面比較堅固,將士們回答說東南角。
李光弼又派部將論惟貞帶領200名騎兵去抵擋。 兩位部將走后,李光弼把留下的將士都集?。
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
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一共兩個人,一個是李光弼,另一個是郭子儀。
1、郭子儀
郭子儀是中唐時期的名將,安史之亂爆發(fā)以后太子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并且冊封郭子儀為方節(jié)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命其討伐安祿山。
郭子儀率軍先后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中的作用巨大,有人說因為郭子儀的存在才能大唐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郭子儀的權利很大但是朝廷并不猜忌他會謀反,郭子儀功高蓋主但是**也不會懷疑他。由此可見史書對郭子儀的評價之高。
2、李光弼
李光弼和郭子儀是很要好的朋友,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儀建議唐肅宗(唐玄宗的兒子李享)提拔李光弼為大將一起平定安史之亂。
論戰(zhàn)功、論軍事才能,李光弼要勝過郭子儀。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是“再造唐朝”的**功臣。需要說明的是,李光弼并不是漢族而是契丹。
擴展資料:
肅宗一生頗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險遭不測;幼年、少年時代,又耳聞目睹了皇宮內(nèi)院的紛爭與傾軋;成年之后,他眼見大唐帝國由繁榮昌盛轉(zhuǎn)向衰落。安史之亂的混亂政局,給他個人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兩個鮮明的主題: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組織平叛,收復兩京、消滅叛軍;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處理先在成都后來迎歸的太上皇玄宗的關系。
他**壯志難酬,平叛沒有取得最終勝利。
總的來說,肅宗是位亂世天子,他繼承了天寶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時嘗試解決天寶以來政治、經(jīng)濟體制運作中的各種弊端,并為身后的帝國打下了一定基礎。當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無法對后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后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這是肅宗個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安史之亂怎么平定的
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并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史朝義無路可走,于林中自縊*,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上元二年三月,叛軍內(nèi)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nèi)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并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仆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寶應二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于唐軍。
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于林中自縊*,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是唐軒宗時期發(fā)生的一次政治事件。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率兵反叛大唐直到公元763年2月17日。 安史之亂是大唐從興盛走向衰落的轉(zhuǎn)折點,也導致了潘鎮(zhèn)割據(jù)100多年。因為安史之亂的叛亂者主要是安祿山和史思明,他們以兩個姓命名為“安史之亂”。
平定安史之亂是兩位將軍,一位是李光弼,另一位郭子儀。 安史之亂會發(fā)生,有一個原因是唐玄宗十分寵愛楊貴妃,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到了楊貴妃的身上。這就使得唐玄宗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朝政和關心民間的疾苦。
這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這些人有受到生活迫害的普通老**,也有在地方上勤勤懇懇的官員,還有在**幫忙處理朝政的大官等等。一個統(tǒng)治者要得人心才能在統(tǒng)治地位上呆的長久。 唐玄宗因為楊貴妃而不去處理朝政,這就是犯了大忌。
所以安祿山就打算起兵,自己取代唐玄宗那個“昏君”。這就是安史之亂的其中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離不開一個“貪”。安祿山也是因為“貪”這個江山,才會打算起兵,主要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成為統(tǒng)治整個唐朝的**百科。
如果沒有這個心,是不會看到一個時機就馬上起兵作亂。 如果說是為了那些民間的老**,他怎么不會想到,打仗這件事對于老**的傷害是**的。所以這就是離不開一個“貪”。 貪圖權力,使得安祿山不顧民間的人們,就是要起兵造反。
所以安史之亂這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情,不僅是有唐朝方面的問題,也有大燕方面的問題。這兩個都是造成安史之亂的原因。
安史之亂在哪年是誰平定的
安史之亂的時間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平定者為郭子儀和李光弼,但郭子儀居首功。
事件概況:
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同唐朝爭奪統(tǒng)治權的內(nèi)戰(zhàn),為唐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點。
這場內(nèi)戰(zhàn)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fā)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fā)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人物簡介:
郭子儀(697—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qū))。
唐朝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出身太原郭氏。
郭子儀武舉高第,累遷至九原太守。
安史之亂后,拜朔方節(jié)度使,率兵勤王,收復兩河(河北和河東)地區(qū),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京,遷司徒,冊封代國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書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擔相州兵敗之責,去職賦閑。寶應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變,冊封汾陽郡王。廣德元年(763年),在吐蕃攻破長安后,奉命調(diào)兵遣將,驅(qū)逐吐蕃敵軍。
廣德二年(764年),抵抗仆固懷恩引叛亂,單騎說服回紇,合兵大破吐蕃。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書令,充皇陵使,賜號“尚父”,剝奪實權。
建中二年(781年),**,享年八十五,追贈太師,謚號忠武,配饗唐代宗廟廷,陪葬于建陵。
擴展資料:
人物評價: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zhàn)爭中,郭子儀指揮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諸郡之戰(zhàn)、收復兩京之戰(zhàn)、鄴城之戰(zhàn)等重大作戰(zhàn);安史之亂后,他計退吐蕃,二復長安;說服回紇,再敗吐蕃;威服叛將,平定河東。
他戎馬一生,功勛卓著。史書稱他“再造王室,勛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儀不但武功厥偉,而且還善于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資兼文武,忠智俱備,故能在當時復雜的戰(zhàn)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是如何平定的?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唐朝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的平定主要有三個方面:叛軍內(nèi)部不和、唐王朝盡調(diào)邊疆精銳平叛還有分化叛軍,依靠這三個辦法,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
只不過,自此之后,唐王朝實力大減,盛世不再,唐朝進入到了藩鎮(zhèn)林立的中期。
首先,叛軍內(nèi)部不和,導致實力大減
安史之亂的叛軍曾有數(shù)次內(nèi)部傾軋,使得內(nèi)部動蕩不安,最終走向了失敗。
剛開始,安祿山自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zhèn)起兵,南下進攻中原。此時,唐朝內(nèi)部空虛、軍備廢弛,再加上指揮者無能使得兩京(長安、洛陽)全部丟失。然而,很快因為繼承問題,導致安祿山被嫡次子安慶緒所殺。
之后,安慶緒面對唐軍的進攻,接連失敗,內(nèi)部矛盾大增。**,安慶緒被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所弒。不過,他們的動蕩還遠未結束,史思明同樣因繼續(xù)問題,被自己的長子史朝義所殺。
這幾次大的動蕩,使得叛軍實力銳減,最終,被唐王朝平定。
其次,唐王朝為平判,盡調(diào)邊疆精銳
唐朝前期,先后打敗周邊游牧民族,控制了西域的廣大地區(qū)。不過,盡管對方被打敗,但實力尚在的游牧民族依然時刻威脅唐朝的西北邊疆。
更別說還有新近崛起的對手,為此,唐朝在邊疆安置精銳大軍,抵抗對方的侵襲。
當安史之亂開始之后,為了平叛,邊疆精銳被盡數(shù)抽調(diào)。他們的加入使得唐軍實力大增,贏得了戰(zhàn)爭主動權。
**,唐王朝對叛軍進行招降
除了下面打擊之外,唐朝宮廷還對叛軍將領進行招降,許以重利,讓他們歸順朝廷??吹絻?nèi)部傾軋不斷和戰(zhàn)爭上接二連三地吃敗仗,將領們開始心思動搖,逐漸被說服選擇向朝廷投降。
依靠這個辦法,唐王朝贏得了**的勝利。當然,由于是歸降,這就使得對方實力得以保存,之后,便開啟了唐王朝的藩鎮(zhèn)割據(jù)時代。
綜上所述,是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亂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